大青山:一座山 一段历史 一种传承

2021-02-24

大青山,一座风光秀丽的山;大青山,一座记载着悲壮战斗史诗的山;大青山,一座传承着革命精神的山。它的内涵是如此丰富,以至无法从言语中真正去认识它,唯有置身其中,亲身去感触、去体会。

可就是这么一座风景秀丽的山,有一些老兵走近它却望而却步,不是因为它有多么难以攀登,而是战友牺牲的场景又出现在了眼前。

这场被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称为“北有平型关,南有大青山”的大青山突围战,是山东抗战史上空前惨烈与悲壮的一次战斗,是一场敌我力量对比异常悬殊的险恶遭遇战。在突围战斗中,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,德国共产党员、太平洋学会记者汉斯•希伯等300余人壮烈牺牲,山东分局组织部长李林等500余人负伤。其中200余名伤病员被就地掩护,他们在敌人反复清剿中安全生存,这是山东抗战史上的奇迹,也是沂蒙军民鱼水情深的最好体现。

硝烟已散去,昔日的战场已绿树成荫,人民的生活安静而详和,但巍巍大青山不会忘记曾经附着在身上的累累伤痕,大青山脚下的人们不会忘记将士们的英勇与悲壮,今天的我们更不会忘记大青山突围战留给我们的无尽感慨与启示。拨开浓雾,那一幕幕浴血拼杀的战斗场景,那一个个鲜活如初的战斗英雄向我们走来,告诉我们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如何抗日报国,告诉我们人们群众在生死抉择之时如何拼死掩护,告诉我们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告诉我们为什么说没有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。

如今,七十年过去了,蒙山之上,沂水之边,一座山因为一群人的信仰坚毅的矗立着,一种精神因为一群人的坚守熠熠的发着光。

来源: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费县通讯站

作者单位:费县县委党性教育服务中心

责任编辑:张焱 吕继萌 郑志侠 徐坤杰


阅读126
分享
写评论...